禄劝古称洪农、大地或农部。
西汉置禄劝,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建宁郡,东晋属建都郡。
唐代为求州地,初隶戎州都督府,后隶姚州都督府。南诏时属拓东节度。
宋代大理国时名洪农碌卷甸,为罗婺部地,属威楚府。彝语“碌”为石头。“卷”为山梁,意即石头梁山。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州,写为禄劝,治今屏山镇,辖同时置的易笼、石旧二县,治所分别在今云龙、旧县,属武定路。
明代属武定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易笼县、石旧县分别先后入州。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为禄劝县,属武定直隶州。
1913年属滇中道。1916年废道,直属省。
1950年属武定专区。1953年属楚雄专区。1958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1983年划归昆明市。1985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原文载昆明图书馆文献参考部、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编纂:《历代昆明地方文献述评》,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