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史料笔记叙录(三十)3_文献整理_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文献整理

当前位置: 首页-文献整理

云南史料笔记叙录(三十)3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竹叶亭杂记》,八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年

竹叶亭杂记_meitu_1

竹叶亭杂记

清·姚元之著。据《清史稿》本传。姚元之,字伯昂,号竹叶亭生,安徽桐城人,著名文学大师姚鼐之后。举嘉庆十年(1805)进士,先后做过地方官和内阁学士。从传记看来,作者并未亲到云南,书中关于云南的内容大抵依文献档案或传闻写成。但作者供职内阁,且学识交游皆称广博,故所记内容颇为可信。如卷二记滇南名宦尹壮图(字楚珍)后期政治言论一条云:

郑方伯源璹之伏法也,或谓侍郎罗国俊劾之。余于史馆曾见弹章,衔名由内裁去(中略,弹章内容)。由此观之,依仗权门鱼肉百姓,正不独一郑源璹也。其时,云南尹阁学壮图召至京,即以整饬吏治入奏,略曰:

“现今所急者川省军务,尤莫急于各省吏治。吏治日见澄清,贼匪自然消灭。贼匪不过癣疥之疾;而吏治实为腹心之患也。以今日外省陋习相沿,几有积重难返之势。惟在亟宜剔刷,破格调剂,庶乎有益。似非徒仗雷霆诫谕所能耸其听也。臣以为除弊者不搜其作弊之由,则弊终不可除;治病者不治其受病之根,则病终无由治。伏查乾隆三十年(1765)以前,各省属员未尝不奉承上司,上司未尝不取资属员。第觉彼时州县俱有为官之乐,闾阎咸享乐利之福,良由风气淳朴。州县于廉俸之外,各有陋规,侭足敷公私应酬之用。近年以来,风气日趋浮华,人心习成狡诈。属员以夤缘为能;上司以逢迎为嘉。踵事增华,夸多斗靡,百弊丛生,科敛竟溢陋规之外。上下通同一气,势不容不交结权贵以作护身之符。此督抚所以竭力趋奉和坤,而官民受困之原委也”云云。

语极明快。后半则请清查陋规,以乾隆三十年前旧有者存之,乾隆三十年以后续加者去之。谓与其任凭隐瞒以酿无穷之弊,何如明为指破以施调剂之恩耳。

考清初法定官俸很低,故官吏贪污由来以久。为“杜绝”贪污,自雍正朝始,于正俸之外增发几乎与之相等的“官贴”,史称“养廉俸”或“养廉银”。乾隆中期,“廉俸”之外又暗增各类补贴,谓之“陋规”。虽然如此,亦未能刹住贪腐之风。大贪污犯和坤主阁,全国官场,上下左右,行贿受贿极为严重,至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当时由于乾隆帝偏袒和坤,无人敢言。乾隆五十五年(1790),滇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尹壮图冒死上书,就全国官场贪污问题提出弹劾,第一个为大清王朝唱出了盛世危言!此事触怒乾隆帝,加之和坤党羽弄技,壮图竟被贬官回籍。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去世,国家开始惩治贪腐,整肃吏治。文中所言郑源璹,直隶丰润人,乾隆末年任户部主事和湖南布政使。和坤伏法之后,他也被劾以贪污论斩。

据《尹楚珍自撰年谱》,嘉庆帝亲政之后,复召回尹壮图,但未详其上疏之事,《清史稿》尹壮图本传只记其“上疏请清核各省陋规,明定科条。上以为不可行”,也未载其上《疏》内容。故上述史料可补正史和尹壮图《年谱》之缺。

读以上所引尹壮图《疏》言,可见他依然保持当年刚直不阿的勇气!不但点名指斥和坤,更希望从严整饬和坤之后全国一直存在的贪腐之风。殊不知当时的嘉庆帝,只想从政治上剔刷和坤死党,并不想、也不可能刹住因制度本身带来的腐败风气。且《疏》中有“似非徒仗雷霆诫谕所能耸其听也”之语,显然有讽谏嘉庆帝不能自上而下扭转腐败沉疴之嫌!难怪“上以为不可行”。此后,当壮图提出重新挑选内外大臣二十人入直军机,替换原来“不过浮沉进退”的冗员时,嘉庆帝便责其“迂阔纰谬,断不可行”了!不久,壮图便以年老辞归故乡蒙自。这不过是个借口,上述史料才揭出了壮图不愿官复原职的真实苦衷。

此外,本书还记载了云南少数民族土司的情况,云南社会民风和自然状况等等。如卷三考释“爨”字,历引典献,记说宋代“五花爨弄”,原本是来自云南“爨人”的戏曲。同卷记云贵鼠疫(瘟气)流行情况;记南掌、老挝、安南国制度、风俗习惯及其与云南的关系等等,皆有可观之处。

(原文载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史志》2017年第3期,第50页,图片来源:网络。)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维护:昆明信息港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3135205 编辑邮箱:kmsfgwxxgk@sina

滇ICP备0700070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114000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