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乐庵及庵内碑刻_史志拾遗_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史志拾遗

当前位置: 首页-史志拾遗

宝乐庵及庵内碑刻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宝乐庵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倪家营村。宝乐庵以正殿、前殿相峙,附属建筑有配殿,数十间厢房组成一个个四合院布局,面积约 1000 平方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始建正殿,单檐歇山顶三间。殿额悬挂“现身说法”和“南海慈航”两大木匾,书法极佳。前檐下雕刻“二十四孝”封建礼教浮雕图案。前殿单檐歇山顶三间,两层,晚正殿三年建,上层为清代中期的古戏台,在昆明地区不可多得。对云南戏剧史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01宝乐庵大门

宝乐庵因位于马料河畔,庵中藏有多块有关水利及水利纠纷的碑刻。有道光十一年(1831 年)“分水”碑、咸丰元年(1851)“重修锁龙桥碑记”、同治五年(1866 年)“毋易成规”碑等。

道光十一年“分水”碑主要记录了呈贡县倪家营、张溪营、万朔村、大羊落堡等村与下五牌各村互控水利一案,即围绕马料河汪洋沟分水而产生的矛盾纠纷。“马料河汪洋沟应得水分已照河沟宽窄,断给下五排等村河宽六分半,倪家等四村沟宽三分半,镶砌石矶左右,分放灌溉”,但因其分流处各村历年并不挑挖,以致争控。后经呈贡县官方处理,规定“每年至十二月半,应行修挖马料河汪洋沟分水处所”。

同治五年“毋易成规”碑记述了呈贡县倪家营等村士民控诉昆明县塔蜜左等村士民新开河道一案。马料河漾水沟分水古规“沟河宽窄断给水分,南岸漾水沟宽三分半,马料正河宽六分半”,漾水沟灌溉倪家营、张旗营、万朔村、碓臼村、大羊落堡等村的土地,昆明县塔蜜左等村士民新开河道,使马料正河变宽,分走更多水分,使得进入漾水沟的水变少,进而引起纠纷。后经云南府和昆明、呈贡两县亲督,遵照旧规断定水分,将新开河道填灭,在分水处砌石,固定马料河河道和漾水沟的宽度,河底、沟底也镶砌底石;并规定日后不得私自偷挖、私自打坝。

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锁龙桥碑记”记述了修桥的始末。碑中记述修桥的原因,“夫河之有桥,所以使两岸行人得便一时之来往,即得便千万世之往来者也,若是乎,桥之不可不造也”。锁龙桥的修建,使“往来者可无方之舟之泳之游之苦”。碑中详细记载了修建锁龙桥一切费用:“工价钱一百五十六千文;开桥唱戏一切共用钱七十五千六百六十文;合村共计牛九十九条每牛沠石料十车;合村每家应夫五名;刻碑共用钱九千文;开桥人倪纪功德银十两;后修路一条,再行勒碑以志之;修路石三千车价七十五千文;每牛沠(古同“派”)石料三十车;未牧牛之家每家应夫五名”。

其他还有“应办夫马合仝碑记”,内容主要是立碑公示呈贡县大冲、倪家营、张旗营三村应办夫马的规定,三村按户数多寡均摊办理“迤南道临沅、普洱、开化三镇及四司六道过往一切差务。”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维护:昆明信息港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3135205 编辑邮箱:kmsfgwxxgk@sina

滇ICP备0700070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114000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3号